根本原因就因為 老闆那邊大概經營出問題
然後整個壓力 一路滾雪球壓下來 越滾越大的問題吧
基本上 從就沒有預算壓力的案子 變成預算(時間?)壓力的案子 的標準議題
先這樣問吧
原po覺得 這家公司有沒有未來可言? 再來 又有沒有把未來賭在這家公司上的價值?
再來 有沒有在這公司拿到不錯的位子的機會?
又被這家公司給"撿回來"的情義來說 這塊請自己去想 情義判斷在現代社會之下非常的不利
>被罵 大家火氣大 特休問題基本上只是因為 大家工作壓力大 沒那個心/耐性去細細調整心情上的議題罷了
在預算跟時間壓力緊迫的案子(環境?公司?)來說 這是常有的事情
再來 也不是誰or公司or老闆的問題 而是 那樣的環境/結構之下 變成這樣才是最一般的情況
又一條一條來判斷來說 (先說我個人對工作成果比較苛)
>導火線是因為我出包, 盯我工作, 誤會案件內容...etc有能力來說 不是不能硬吃(吸收掉)這掉這類問題
基本上可判斷為 自身溝通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請自己去加點該項能力
不然 你未來還是會遇到同樣的事情(又這類事情 職涯上 家常便飯)
>請特休公司忙得要死 這看還不懂嗎?
比喻上來說 暑假不去玩 但 考試前3天去玩一整天?
就算做做樣子 考試前3天也請坐在書卓前 偷偷滑滑手機行吧?
能力不足的部分歸能力不足 該補的能力 需要補就去補一補
然後 公司的結構變化 與 自己在這家公司有沒有未來 這兩個議題不太一樣
切開來想吧
>>28118所提的比較是 公司政治結構上的"搶椅子"問題
那種更為複雜 原po來說 先擺一邊吧 那已經是 利害關係人管理/協調 的領域了
對原po 抓個簡單一點的實際課題
>備退休的老闆娘交了她自己的工作給我原po如何(一開始)找到 老闆娘ok/自己ok/公司ok 的平衡位子 與 一開始就展開最後不會出問題的事前交涉與協調?
很難沒錯 但社會上 要升管理來說 做得到是很正常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