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d657d (1) No.32149
用個比喻:同樣商品去好市多和小七哪間買通較令客人有感物美價廉?
若你上門時不幸店內沒有你想要的品牌,業者為滿足你的需求也只能提供店內其他相同物品但不同且較昂貴的品牌供你選擇。
你有權選擇不買並離開那裡,但因前往過那裡所耗費的任何成本也只能自己認。
當然了,和去尋常商店購物不同,去看醫生要付掛號費,但誰都無從保證自己一定能有一趟物超所值的交易這一點是異曲同工的。
作選擇的是自己,結果如不如意並非自己可控,當結果不如意時會抱怨是人之常情,但能否得他人體諒就不屬自己以外的人的事了。
因此我明白那種選錯業者所付出的代價令自己深感不值的苦惱,因為我也有過,但我並不會奢求別人能諒解,而是視其為當作一次破財學經驗的教訓去盡量看開。
你如今的經歷會成為你下次在作相似的選擇時的三思依據之一,這也能助你減少類似的感受再發生。破費耗時誠然難過,這屬人之常情,但這經驗存入你自己的人生時,我認為是對你有價值的,剩下就看你能否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