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yer ] [ myth / szmy / beverage ] [ conseil / ancre / outremer ] [ Home / Search / Overboard RSS / Contact ] [ 2cat/Komica / Selene/Collision Mondiale ]

/conseil/ - 相談

J’ai vu le messager du nouveau dieu là
名稱
Email
主題
回覆
檔案
密碼 (用來刪除檔案。)

File: 1751644439524.jpg (943.96 KB, 1879x1120, 1384605883628.jpg)

9eba351f No.32251

最近在想一個問題:
像ADHD、自閉症光譜、感官過敏這些「神經多樣性」的狀況,到底算不算一種需要社會調整來接住的特質?還是說,一樣要自己想辦法適應社會、裝正常才是唯一出路?
如果今天是你身邊的人有這些特質(例如講話太直、反應慢、情緒不穩但沒惡意),你會覺得他是故意的、太玻璃心,還是會試著理解他的節奏?
好奇大家的想法,純討論,無意情緒炸裂

36219ce5 No.32253

先說下我寫的超級長
如果看不耐煩就請直接從最後一段看即可

先應你標題問的
即使在正常圈範圍內
每個人的內在或人格本來就有不同之處
而身體有傷或生病時的病名也是形形色色
那麼內在或人格生病時當然也會有形形色色的病名

只是和身體傷疾不同
內在出現傷疾時因非肉眼一看可見
所以通常需要長期觀察和定期診治
也因此如果在現實中對類似的任何個案
全部都一概論之地認為內在的病都純屬腦袋構造不同或是藉口
這種看待方式不論是就人性正面思維或是從社會整體立場都肯定是有問題且不正常的

現在就你發文內容寫的來回
除非是百分之百純靠大自然維生的野生動物
否則單單就常識常態來說個人要主動適應社會是件很不講情份的理所當然之事
這是因為個人是個體而社會是由一群個體所聚合而成的組織
個人從謀生學習到過活都難免需要社會中各式各樣的人的立場或工作來維持
這點不但適用正常人也適用內在或人格有疾的人

然而社會不是處處皆封閉時時都保守人人都只能上行下效的單一環境
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構成的大雜燴大熔爐
人們在社會裡各自因立場或工作形成形形色色的圈子或小型社會
而各自圈子裡或各自小型社會內也有著各自所屬的規矩或常識
它們有著對人性或個性不同程度的包容或體諒甚至是懲罰

所以待在其中的人在適應它們的同時
它們也會因圈內其他人所凝聚的樣態和規矩而進行名為容忍或懲罰的調整
這同樣不只適用於常人也適用於病人
不管是身體的傷或心理的病

所以總體來論
人在適應社會的同時也要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或小型社會
從社會中找出較能容忍自己個人的圈子並待在其中
方能較長期地適應社會並維持自己的身心正常
當然相對地自己作為社會一份子以及圈內或小社會裡的一員也要能適應其中的常規並以符其常識的處世方式同樣地去對待同團成員

最後回答你最後一問
我的看法是要看是什麼事
有些事講話太直會戳破同隊成員們的默契或是同黨成員們事先密謀佈好的事
有些事反應太慢會錯失了行事良機或是破壞同隊或同黨內原本的常規協調性
有些事情緒不穩時不論有無惡意都足以讓接收方撿到槍或藉機轉移注意力的機會導致自己陷入了莫名理虧難以就事論事的窘境
你問的那些特質有沒有構成了足以動搖或重創圈內的其它人或小社會裡的多數成員們才是重點所在
如果不幸成立了那麼不管是故意的或玻璃心使然又或是當事人需要他人更多節奏理解
當事人都非得面對圈內群體或隊上多數成員們所凝聚出來的反應或判處
這可從較寬容的無所謂到有限度的下不為例甚至是較嚴苛的直接踢出圈外或隊中
所以即使身邊的人裡有著如你所提及的那些特質
對我來說重點仍是要看什麼事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同隊同圈的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人顯現這般特質

以下是接上一段的題外話
這也是現實為什麼做人有成處世有方的人即使沒突出才華且個性有爭議之處也不愁陷入被孤立的風險的原因
因為這種人選對圈進對行也有與自己處得來的受眾和人脈
哪怕特質有異也不受影響

9a2a9d24 No.32256

你也看了「與惡2」這部作品嗎?
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與原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你認為兩者之間的差異「該」字 該不該加呢?
昨日看完與惡2後,我看了不少宣傳廣告,才發現原來編劇是性侵犯加害者家屬,她也主張自己是正是這樣的身份才有辦法寫出兩部與惡的劇本
題外話說得有點長了 最主要我是想聊「連帶責任」 這份社會機制該不該存在?
一個病人 或是你所說的具有特質的人 要是其行為造就了社會不安 是否該追究其責任 或是調整社會機制來好好接住他呢?
個人認為所謂的社會跟自然環境一樣 一直都是不可控無常多變的
只是社會相較於自然環境,更加輕易受到有心人的操控,使其呈現出不夠自然的狀態
正如近年的反sjw、反dei,或是支持sjw、支持dei之類風氣,都帶給我濃濃的人為操控感,毫無該有的自然發展感

如你所說的特質,明明之前就只是個性差異,到底什麼時候變成了需要思考該不該接住,或是該不該裝正常的程度呢?

這些問題的產生 真的自然嗎?

我並不是否定這些問題不該去思考,也不是肯定不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去,肯定更美好

只是希望這一切能夠發展得更自然些

雖然這份希望,或許正是證實自己「腦袋構造不同」的證據

36219ce5 No.32257

舉個常見的例子
原PO或許可以想想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輕狂驕縱的逞強時期或是幼稚胡鬧的中二齡期
這不見得只限於未成年青春期而是任何年齡時期都有可能
等到自己掌握到如何適應環境懂得成熟世故會察言觀色時
往往不是對那段過去不堪回首就是羞於提起
因為用現在成長後的自己來看
那段回憶往往是自己腦袋構造不同的時期

在我看來你文中說的那些與人群有所不協調之處的特質
其實就像是一種對方在這時期或這場合的當下有不熟悉或還沒成熟的地方
除非變成需要公權力介入調查的觸法事案
或者演變成需要大家集合議論去給個公裁的事態
不然那種特質的呈現是故意的或太玻璃心
對我來講並沒有探究的必要
我只在意因特質而呈現的言行舉止是否足以構成了對他人的困擾
是的話就照法規或常規去處
沒法規或常規時就用大家都默許的方法去應對
探究那種還沒成熟的特質的背後細節是心理諮詢專家或精神醫學科的事

>>32256
>我並不是否定這些問題不該去思考,也不是肯定不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去,肯定更美好
同意這句話
人世間本來就有許多問題想得到但答案永遠找不著或找不完的常態
很多時候思考問題與其是給自己找個正解
不如說是給自己在遇人遇事時多點可能的彈性
不讓自己因太過自我或太過流於規矩而在待人處世上過於僵化或固執

8a71c276 No.32258

你問的問題說實在的就是因人而異四字便可概括。
因為不同人卻有著相似的行為相同的步調是可以因不同的動機或原因來解釋的,如果你是指望能有辦法只從對方的行為或步調就得知對方到底是有身心疾病問題還是故意偽裝的,那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沒有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有正面人性的職場或團隊裡通常會對新進人員有較多的寬容,除了給予新進人員適應和學習儘早進入狀況的目的外,就是讓其他人有足夠時間在藉由互動去觀望和了解新進人員的個性和習慣,進而判斷當新進人員在行為或步調上出問題時到底是裝的還是真的有病。

另外假設經判斷後確定是有病而不是裝的,也會評估這是否適合繼續待在這裡和其他人共事,畢竟包容一個人有疾病的前提不是無限度也不是建立在破壞環境或團隊的現狀上,即使是專門看護看診各種病患的醫院也不例外,所以你的疑問若想有個實際的解答,那就是要去設法了解和觀望對方。假如對方的行為和步調你就是受不了無法與之共處共事的話,那麼比起在乎對方是裝的還是病的,你是要去找尋能不用再和對方打照面的方法才實際對吧?

當然如果自己不願離開而對方有問題卻仍受環境或團隊的關照的話,那麼讓自己能公私分明作最低限度的互動也許就是唯一辦法了吧,這時將之視為磨練自己適應環境的一部份即可,沒必要刻意去了解對方。

fe079523 No.32261

雖沒聽過神經多樣性這種說法,但能明白天才和白痴為何僅一線之隔,因為共同點都是離異於常人群體圈裡,所以這類人通常在情緒管理上也偏異類。
然後所謂腦袋構造不同不只適用於上述的,也適用於精障和智障,他們比上述的還糟,根本屬於無法正常融進群體裡的類型,偏偏他們也有屬於各自的差異,也更需要願意理解並善待他們的專業人員們,因為多數一般正常人難以辨別他們的不同,這其中不少常因他們和常人差異過大而把他們單純地視為同類。

所以腦袋構造不同的人也有不同類型,因個案而異是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員作橋樑幫他們在社會這大染缸裡和大多數常人共處。所謂社會為了接納他們而作的調整,就是泛指確立體制、管道以及那些不同的專業人員。

總結來說你的疑問需要有進一步的細節設定才行,因為你那樣的問法仍可通泛於不同的群體作探討,不管是正常人或非常人,而你的疑問起於你所待的環境和共處的對象,你若希望你那些疑問背後的煩惱能得到確切參考的話,建議你從你的個案談起。



[返回][Go to top] [Catalog] [Post a Reply]
刪除貼文 [ ]
[ foyer ] [ myth / szmy / beverage ] [ conseil / ancre / outremer ] [ Home / Search / Overboard RSS / Contact ] [ 2cat/Komica / Selene/Collision Mondi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