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常見的例子
原PO或許可以想想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輕狂驕縱的逞強時期或是幼稚胡鬧的中二齡期
這不見得只限於未成年青春期而是任何年齡時期都有可能
等到自己掌握到如何適應環境懂得成熟世故會察言觀色時
往往不是對那段過去不堪回首就是羞於提起
因為用現在成長後的自己來看
那段回憶往往是自己腦袋構造不同的時期
在我看來你文中說的那些與人群有所不協調之處的特質
其實就像是一種對方在這時期或這場合的當下有不熟悉或還沒成熟的地方
除非變成需要公權力介入調查的觸法事案
或者演變成需要大家集合議論去給個公裁的事態
不然那種特質的呈現是故意的或太玻璃心
對我來講並沒有探究的必要
我只在意因特質而呈現的言行舉止是否足以構成了對他人的困擾
是的話就照法規或常規去處
沒法規或常規時就用大家都默許的方法去應對
探究那種還沒成熟的特質的背後細節是心理諮詢專家或精神醫學科的事
>>32256>我並不是否定這些問題不該去思考,也不是肯定不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去,肯定更美好同意這句話
人世間本來就有許多問題想得到但答案永遠找不著或找不完的常態
很多時候思考問題與其是給自己找個正解
不如說是給自己在遇人遇事時多點可能的彈性
不讓自己因太過自我或太過流於規矩而在待人處世上過於僵化或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