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2ef79a No.32298
我不是心理專家所以不曉得怎麼講才能讓你對自己看開心些
只能建議從你自己能做得來又能做得久的事開始
當人未能找到自己願意全力投入的事的期間
通常容易在心態上顯得缺乏定性和耐心
這種心態即使是正常人也都會有
就算能熬能忍而不說不做就不做
通常在行動表現上也易顯低潮或假積極或者不夠積極
我在找到想做的事之前也是做什麼都很半吊子
不是過程無法持之恆就是結果常堪比半桶水響叮噹的
而且這狀態將近維持快十年
和你不同的地方大概只在於我沒服藥也沒想過要燒炭人生登出
而是心態多屬放空只維持著自己日常需求的最低程度過每一天
所以你不必急著給現在的你自己下總評
也不要把看低自己這事看太重
更不要急於求取自己能願意全心投入的事
那種事很講緣份強求不來
總之把面對自己精神疾病當首要處理的事就好
318c12d8 No.32304
看到你的狀況,讓我想到之前在讀一些心理學文章時學到的東西,覺得或許對你有幫助,所以想跟你分享一下
你說自己是「憂鬱、懶惰、一點挫折都受不了的傢伙」
聽起來你其實是很想努力的,但卻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讓你對自己有無力感
你說「拖延是因為本性差」,這是一個很多人會有的想法,但我想請你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看
你不是本性有問題,你之所以會拖延,可能是因為你的大腦在「自動計算」後,認為拖延是更好的選擇。
想像一下,你的大腦為了省電,會自動替你導航
當你面對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時,大腦會快速進行一系列的評估來決定要不要做
但這些評估很容易被一些「負面思考陷阱」影響,讓你無意識地認為做這件事會帶來更多痛苦、或耗費更多能量,所以拖延反而才是最安全的策略
這不是你的問題,因為這些思考模式通常根深蒂固,尤其當你同時還在對抗精神疾病時,挑戰會更大
下面這些陷阱會讓你覺得「努力沒有意義」,導致你無法堅持:
1.「這不夠」的完美主義
認為一些基礎的努力帶來的好處太少,花費心力去做是浪費時間,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能做
即使開始做就能有10%的進度,但離100%完成還遠著呢,不值得做
2.除非我能堅持到完成,不然開始做沒有意義
雖然完成了A階段,但如果不完成B階段,完成A階段就沒有意義,依此類推,變成所有階段的壓力一次壓上來
這想法很合理,如果已經失敗過好幾次,你會想要確保整個過程不再失敗
但當一件是龐大到一定程度,沒有人能先預知道未來結果再開始著手
3.現在做這個效率太差,等等做會更簡單
覺得現在的條件不好,總想等「更適合的時機」再開始
想著當我更有錢、更有時間、身材練更好之後,做這件事會更容易,結果那個時機永遠等不到
4.「我早該開始了」的罪惡感
因為過去的拖延而感到內疚,這種罪惡感會讓你更抗拒去做這件事。
5.貶低自己的進步
即使你做了一點,你也會馬上貶低它:「這誰都能做到」,或者「別人做得比我好多了」
當你把進步和負面情緒連結在一起,大腦就會抗拒繼續做。
如果是要改正壞習慣,更容易掉進這個陷阱
「我戒酒戒到現在戒了半年,是有進度沒錯啦,可正常人從一開始就不會酗酒。」
這個偏誤會讓你連別人的恭喜都會聽不進去
6.比較
你只看到別人最好的一面,然後拿自己的缺點去比較
而且比較不會只有一個對象,你會跟所有你覺得該領域做的最好的對象比較
「我國文比A爛,英文比B爛,數學比C爛」
然後最終陷入「努力要幹嘛」的無力感。
要突破這個困境,你需要重新訓練你的大腦,改變它看待問題的方式
不要想著逼迫自己,而是跟自己好好對話
1.覺察你的「自動思考」:當你感到想拖延時,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我腦子裡在想什麼?」 看看是不是上面提到的某個陷阱在作祟
2.挑戰這個想法:不要和自己的感覺爭論,因為那些感覺對你來說都是真實的,你只需要問自己一句:「那又怎樣?」
即使現在很爛,那又怎樣?
即使進度很慢,那又怎樣?
即使別人的成就更高,那又怎樣?
3.聚焦在「進步」本身:你最重要的是不是要取得進步?那麼就專注在「今天我完成了」這件事上
「即使這不夠/我早該開始/我做得比別人差,那又怎樣?我今天的確取得了進步」
4.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慶祝:只要有進步,無論多微小,都給自己一個獎勵,讓大腦慢慢學會完成任務就會帶來正面回饋
這些是我個人覺得滿受用的觀點,希望也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改變是很難的,特別是當你同時還在對抗精神疾病
你不是在跟「你的本性」對抗,而是在學習一種新的思考模式
你只要能夠意識到這點,本身就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