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7能將他人的惡意和後果轉為警惕自己避免步上相同的方向,這樣的處理我覺得對於想讓自己在業界可待得久這件事來說是好,而且懂得自己主動找專家作心理諮商是對的,惟建議要以確保自己心境和思路能同向避免失調,這個極其重要。
畢竟現實感受到的多以外力為主,有時候強烈些的時候就可能動搖到自己長年所秉持的理念、導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變得難以維持好心的狀態和腦的狀態在同一方向上。
本身是教書的,好幾年前在正常教書靠這行吃飯時,也曾將同校同行前輩的惡意和下場作為己鑑,努力當個能兼顧各個學生的狀況正常和學識教導這兩者的老師,但隨著累積有關處理學生在班上或校外的言行問題下,漸漸會不時在質疑自己是不是都沒做好、或是不時會有「那件事原本應該可以處理或預防得更加完善無缺吧」諸如此類的內心自我責問,久而久之也漸漸影響到自己在教書時以外的日常生活。
雖然沒在職場裡爆發,但還是發覺到自己內心的慣性已和自己腦裡秉持的觀念不只是不同向、還有失調的嚴重情形、幾乎習慣性失眠而且也漸漸常心生怒火、容易對家中生活的小細節有神經質般的反應。
為了避免這些失調狀態完全毀了我的教職人生,我就選擇在爆發前暫辭工作專心療養,花了快兩年的時間確認身心狀況沒失調後才又重返教書職場。
借鏡教訓自我鞭策避免犯錯是常人在成熟時會有的觀念,但這通常是以思考出來的觀念在不時要求自己、讓自己能以理性主導日常中包括工作和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避免自己在現實所體現的言行太流於心境中受外界所影響的情緒波汱。
因為成人後社會上很多事都很看自己以外的人的臉色在調整自己心境,沒辦法像小時候那樣比較能想哭就哭想氣就氣作自己,縱使有思考下所導出的觀念在管著自己的心,累積來自外界所帶來的感受也不可能隨之自然消失不對本人受不好的影響。因此你以那位帶給你惡意的繪師為鑑在鞭策自己於工作上和人往來時要常保自我警惕,這是對的也是好的,但要避免他的例子對你的內心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好的擴張性影響。若這影響真的發生,為了讓你自己能維持正常的工作生活,我認為到時候你拿相似的別的實例來替換掉以他為實例也沒關係。
現實中值得我們引鑑為訓並自我警惕的事物很多,以此所導出來用以要求自己的觀念,我相信也不會因實例換了個內容而走樣。